Cc time gif
Banner app copy
Yearend1200x200

拓展人文交流 共促相知相亲——澜湄国家记者采访柬新年(宋干节)活动侧记

国内
记者:
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记者 简文湘
2024年4月26日 16:40

2024年是中柬人文交流年,也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为促进澜湄六国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4月13日至17日,来自澜湄国家的20多位媒体记者在柬埔寨暹粒市开展柬新年(宋干节)采访活动。在自治区外事办的大力协助下,广西日报记者与来自柬埔寨、缅甸、泰国、越南等澜湄国家的媒体同行一起,深度体验柬埔寨的历史文化和节日习俗,感受澜湄合作推动流域各国携手发展的成果。

探寻吴哥古迹 中柬友谊源远流长

宏伟壮观的佛塔、栩栩如生的佛像、雕刻精美的壁画、寺庙与古树相依的奇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吴哥古迹,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也让前来参观的澜湄国家记者们惊叹不已。

“吴哥古迹是柬埔寨的文化标志,被誉为东方四大奇迹之一,大吴哥和小吴哥是其主要组成部分。”柬埔寨当地导游熊娜丽自豪地介绍。

位于大吴哥的巴戎寺以佛面塔、回廊壁画等闻名于世,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壁画诉说着一段段遥远的故事,生动地描绘了吴哥王朝的历史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景,也记载了吴哥王朝与中国的友谊。“这里刻画了军队出发去打仗的情形。请看,出征的队伍中,这些人是中国宋朝的军官和士兵,他们不远千里前来助战。”熊娜丽指着壁画介绍。在另一幅反映当时民众生活的壁画里,也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这些中国人和当地人在斗鸡,说明当时已经有中国人在柬埔寨定居,和当地人友好相处。”熊娜丽娓娓道来。

吴哥古迹精美的壁画吸引了澜湄国家记者的目光。记者 简文湘 摄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吴哥王朝由辉煌走向衰落,吴哥古迹被淹没在丛林莽野之中,大部分建筑倒塌成废墟。1993年,柬埔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拯救吴哥古迹国际行动,多国政府积极参与。“中国也帮助我们开展吴哥古迹修复工作。”熊娜丽介绍,中国政府派出专业队伍先后完成了周萨神庙和茶胶寺的保护修复工程,并着手进行王宫遗址等项目修复。

在中国、印度、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美国等多国政府与机构的帮助下,吴哥古迹以全新的面貌喜迎八方来客。4月15日,记者看到,大小吴哥游人如织。据柬埔寨吴哥古迹官方管理部门——仙女机构发布的报告称,今年一季度,共有来自182个国家和地区的34.75万名外国游客访问吴哥窟,比去年同期增长47%。中国是吴哥窟第六大国际游客来源国,并且中国游客的增长数据十分亮眼:1月至3月,吴哥窟迎来中国游客2.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1万余人次。

体验民俗风情 感受文化相通相融

“宋干”意为“运转”,是柬埔寨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4月13日至16日,柬埔寨暹粒省在首府暹粒市的皇宫公园以及暹粒河两岸举办系列活动,包括河上划船、民间游戏、美食展览会、夜间音乐会、传统舞蹈表演等丰富的娱乐活动,旨在吸引国内外旅客参与庆典,切身感受柬埔寨文化习俗,共同庆祝柬埔寨传统新年。

今年暹粒宋干节最大的亮点是首次进行无人机表演。4月14日、15日晚上,暹粒省当局与技术团队合作,出动500架无人机飞上200米空中进行精彩表演,缤纷多彩的灯光秀照亮了这座古城,给人们带来难忘的视觉盛宴。

一踏上这片土地,记者就感受到浓浓的节日喜庆氛围:在暹粒吴哥国际机场出口处,身穿传统服饰的演员载歌载舞欢迎游客的到来;暹粒的大街小巷,处处悬挂着象征着美好、光明、吉祥的五角星灯笼;在市内指定的泼水区域,人们拿着水枪、脸盆相互泼水尽情狂欢……澜湄国家记者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一起,深度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感受不同国家在文化上的相通相融。

在暹粒吴哥国际机场出口处,身穿传统服饰的演员载歌载舞欢迎游客的到来。记者 简文湘 摄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陈剑在云南体验过泼水节,这次在柬埔寨暹粒体验当地的泼水狂欢,觉得另有一番乐趣:“云南泼水节和柬埔寨暹粒宋干节有相似又有不同,彼此间多交流可相互学习、增进了解,以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文化交流与发展。”

来自泰国民联厅东盟司的雅宁·盛玛妮也对柬埔寨暹粒的泼水习俗印象深刻:“不仅是打水仗,我意识到泰国和柬埔寨的文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有共鸣之处。”

加强沟通交流 澜湄国家携手同行

澜湄国家记者采访柬新年(宋干节)活动是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框架下的重点人文交流项目。“此次活动旨在提供平台让澜湄国家记者了解柬埔寨的传统、风俗、文化等,鼓励记者通过新闻报道,让多个国家的民众了解、欣赏柬埔寨的文化。同时,我们也希望搭建平台让所有参与的记者进行交流。”柬埔寨新闻部副国务秘书哈斯·萨马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哈斯·萨马斯介绍,近年来,柬埔寨积极参与东盟和中国的人文交流项目,如在中国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戏剧周、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等。柬埔寨与中国也实施了多项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如吴哥古迹修复项目等。“希望今后柬埔寨能得到中国更多的支持,以促进我们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哈斯·萨马斯说。

记者们在采访柬埔寨手工风筝制作者。记者 简文湘 摄

参加此次活动的澜湄国家记者表示,此行收获颇丰。

“这次活动增进了我们对彼此文化的认识,印证了‘百闻不如一见’这句古话。”新华日报记者刘浏认为,当前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人们乐于在网络上了解世界,但也容易陷于“信息茧房”中,很难对真实的世界形成全面立体的认识。“作为媒体记者,在我们的真实体验基础上,可以通过媒体的影响力来向读者补齐信息碎片。”刘浏说。

“一砖一瓦都是历史的痕迹。每一幅壁画、每一笔雕刻,描绘出一千多年前的盛世之景,让我感受到历史车轮在脚下滚滚而去的波澜壮阔,也不禁让我感叹古建筑的保护对于文明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贵州日报记者田博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对记者描绘了她参观吴哥古迹后的感想。田博表示,柬埔寨当地民众热情友好的点点滴滴,让她真切感受到柬埔寨与中国一样,有着对美和善的追求。作为从事国际传播的记者,她将继续讲好中国同柬埔寨及其他东盟国家友好交流交往的故事。

记者们在采访活动主办方工作人员。记者 简文湘 摄

“参加此次活动让我有机会与澜湄国家媒体记者们进行交流,同时也增进了我对柬埔寨传统习俗和文化的了解。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报道,让更多的受众深入认识澜湄流域历史悠久、美美与共的灿烂文明,促进澜湄六国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山西日报记者王宇说。

“来到柬埔寨暹粒,我不但深入了解了吴哥窟的历史和文化,还与澜湄国家的同行们认识,增进彼此的了解,建立了友谊。”来自缅甸出版部的桑桑迪扎说,“中国是我们的邻国,我希望以后能有机会访问中国,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越南人民报记者武光辉表示,很享受在柬埔寨的时光,“参加这个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领略了柬埔寨的风景和人文。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加强澜湄国家记者间的联系,让我们更加团结。”



广告
Cc time w 1500 x h 600 px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