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边讯)柬埔寨政府开始筹备建立水产安全认证系统,以便有能力向外国出口水产食品,特别是庞大的中国和欧盟市场。
根据柬埔寨渔业行政总局发布的消息,首批来自水产价值链的加工企业和协会,将在“柬埔寨渔业”(CAPFISH)项目下获得资助,以获取所需的设备、材料和技术,从而生产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水产食品。
它表示,共有17家加工企业获选参加有关项目,它们也将接受培训,以了解申请和符合食品安全认证的程序和标准。
有关企业将于今年底接受食品安全审计,符合资格将获得柬埔寨质量标签(Cambodia Quality Seal)。
“我们计划在近期内开始出口柬埔寨水产到中国市场,并于2024年底出口到欧盟市场。”
渔业行政总局表示,共有39家企业将获得“柬埔寨渔业”项目资助,涉及的价值链伙伴超过400个。其中,17家企业获选成为首批试行企业,主要生产海味干货(鱼干、虾米和鱼粉)和鱼露。
在试行性项目下,微型和小型企业将获得70%融资(最高2万5千美元),中型和大型企业则将获得50%融资(最高10万美元)。
“柬埔寨渔业”(全名为“柬埔寨渔业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项目”)是获得欧盟提供无偿援助项目,发展经费超过1亿欧元(约1.20亿美元),是欧盟援柬的主要项目之一,并获得多个国际机构参与,包括世界农粮署(FAO)、法国国际开发署(AF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署(UNIDO)代表通过远程视讯方式参加会议。
“柬埔寨渔业”属下分为两个项目,即“渔业捕获”(CAPFISH-Capture)和“渔业水产”(CAPFISH-Aquaculture)。
其中,“渔业捕获”(CAPFISH-Capture)共为期5年(2019年7月至2023年6月),获得欧盟提供8700万欧元(约1.04亿美元)无偿援助推动,而柬埔寨政府则另外出资1100万美元。
有关项目重点包括协助柬埔寨政府研究和拟定《渔业法》修正草案、打击渔业犯罪活动及履行港口国措施协定(PSMA)义务,以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工作。
目前,渔业行政总局已完成《渔业法》修正草案拟定工作,并将于今年7月呈交农林渔业部审议。
而“渔业水产”(CAPFISH-Aquaculture)共为期6年(2018年至2023年),获得欧盟提供3500万欧元(约4130万美元)无偿援助动,主要协助柬埔寨研究和培育鱼苗、应对气候变化影响、提高农民养殖技术及改善渔民家庭营养状况。
虽然有关项目已推展超过3年时间,惟至今项目进展缓慢。
柬埔寨农林渔业部希望,通过“柬埔寨渔业”项目,将能加强水产加工和提高生产力,多元化农产品和提升渔业当局官员能力。
农产品出口比重逐年下降
根据渔业行政总局报告,去年(2021年)柬埔寨水产共为85万6400吨,总值17.12亿美元;其中,淡水渔产共38万3050吨,海洋渔产共12万5千吨,而来自养殖业的渔产则为34万8350吨。
虽然柬埔寨农产品出口总值逐年增加,即由2016年的4.16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8.46亿美元,惟农产品占总出口比重却由2015年的5.8%,下降至2020年的4.9%,与政府目标相距甚远。
柬埔寨工业发展政策已定下目标,欲在2025年让农产品出口,达到出口总额比重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