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记者龙土有、蒋雪林
“广西是中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承担着维护生态安全的重大职责。”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蓝天立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说,广西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深入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让生态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广西正在持续推进的一项重要举措。蓝天立说,广西正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环保督察长效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设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走出具有广西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当地产业,也正在“绿色转型”的路上。其中,“南国铝都”广西百色市做了有益探索。铝产业是百色市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铝产业总产值占该市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能耗及碳排放占该市规上工业总能耗及总碳排放量的90%以上。百色市因此将节能降碳的重点难点放在铝产业。
2021年,百色市通过压减铝产业重点企业自发电、增加外购电,开展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技术改造等减污降碳措施,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煤炭消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碳排放强度较上年下降超过10%,GDP较上年却增长9.8%,高于广西平均增速。
近年来,广西立足良好的生态资源,全力打好“绿色牌”“富硒牌”“长寿牌”,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广西已成功创建了国家级绿色园区8个,国家级绿色工厂67家,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36种;成功创建自治区级绿色园区15个,自治区级绿色工厂107家,自治区级绿色设计产品23种。
为保护好山山水水,广西采取了铁腕治污的治理之路。作为广西最大工业基地的柳州,曾因没能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从近50条沟渠日夜直入柳江,让母亲河成为“纳污河”,柳州更是背上了“酸雨之都”的沉重包袱。
痛定思痛,柳州开始了艰难的治污之路,柳州锌品厂等企业搬迁改造,559家“散乱污”企业被整治,40家重点行业企业完成清洁化改造,一批电镀厂退城进园。柳州市累计投资25亿元人民币,对城市饮用水保护河段22公里内的34个排污口进行截流收集,结束了污水直排柳江的历史。经过一系列整治,曾在环境污染中苦苦挣扎的柳州,实现了从“酸雨之都”到全国“水质冠军”的蝶变。
对柳江如此,对漓江的综合治理同样严格。广西对漓江进行全流域治理,关停并转迁100多家污染漓江企业。通过系统治理,漓江流域环境改善、水清岸美。
蓝天立介绍,近年来,广西把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持续擦亮广西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