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干拉省公立培英学校中国广西侨办教师 陈雪莲
昨晚,一个朋友打来电话,说要去别的学校任职了。她说离开了工作那么多年的学校,离开那么多熟悉的同事,不知如何是好。言谈之间,有不舍,更多的是伤感。我劝慰她,不必伤感,其实离别也是一种期待,期待另一种人生的经历开始,她一听,豁然开朗!
前段时间,也有一个朋友问我:“像你的年龄,你的资历,很多人都选择安逸!你也可以这样选择,你为什么申请到柬埔寨援教?”她一问,我也陷入了沉思:我为什么这样选择?按理说,我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在熟悉的学校里,工作得心应手;有爱我家人的和朋友,工作之余,邀上三五好友小聚,享受岁月静好的休闲时光,乃是人生幸事。但是,我也想遵从内心的渴望:我渴望去看看不同的地方,以我的知识去体验更多的经历。
8月,经过层层考核,我顺利成为援教队伍中的一员。来柬埔寨的三个月,我看到了我的学生——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眸,他们在课堂上时而疾笔做笔记,时而用柬式普通话大声朗读课文,作业永远是那样的工工整整。他们纯朴而热情,高高大大的19岁男孩双手合十,毕恭毕敬叫我:“老师好!”还不忘递上他从家里带来的美食!我感受到了当地人们的关心、友善。当我们初来乍到时,理事会和学校为我们举办了欢迎仪式,贴心地为我们准备各种生活用品;更感动的是,当我们生病时,苏会长和他的女儿连夜送我们到医院就医而不计辛劳;当我们在湄公河边散步时,热情的人们来牵我们的手加入他们的舞蹈,欢乐的鼓点传送着他们的友善。我更体会到这个佛教国家独特的风土人情:充分体现高棉文化的吴哥窟古都令人震撼,亡人节全民朝拜热闹非凡,女婚男嫁的民俗让人津津乐道,湄公河上的落日美轮美奂……坐在湄公河边,看着日落,吹着晚风,听着寺庙僧侣传来悠扬而动听的诵经念佛声……这种意境,是多么独特的经历。而这一些,如果我不来援教,我是没有办法体验到的!
人生,有很多次离别,别伤感,换位思考,离别是为了增加人生的经历,见识更多的人和事,感受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那样,你就会觉得离别其实也是一种期待,期待人生另一种经历的开始。即使谁也无法预知每一次经历是否完美,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至少我们经历过,它在我们生命中,痕迹或轻或重,或浓或淡,带给你不一样的心里感受,带给你不一样的人生领悟。
法国文学家托马斯·布朗曾说:“你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希望我们都能把握生命的宽度,让生活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