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联合发布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北京冬奥会的可持续性愿景和目标、总体思路和原则,并从“环境正影响”“区域新发展”“生活更美好”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行动措施。北京冬奥会将不仅仅是一场关乎运动员的体育盛世,它更将奥林匹克精神和理念融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并且启迪着未来“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绿色+科技 水立方变冰立方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多国运动员在“水立方”(中国国家游泳中心)打破了多项世界记录。“水立方”也由此被称为世界上“最快的游泳池”。在“水立方”设计执行总负责人郑方看来,这无疑是对建筑设计最大的鼓励与肯定。
郑方与奥运的缘分源于2003年,他开始负责北京奥运会场馆设计工作,包括主持设计“水立方”、国家网球中心等5个竞赛场馆。2022年北京冬奥,郑方又成为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国家游泳中心冰壶赛场(“冰立方”)设计总负责人。
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郑方感受最深的就是“可持续”理念已经成为北京奥运体育场馆设计的内核。
“水”转“冰”背后的情感延续
“水立方是由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捐建的奥运场馆,代表着广大同胞浓浓的赤子心和圆梦百年奥运的感情。”“水立方”内建有一个捐资留名廊,郑方介绍,“有一个特殊的设计在于,每一位路过留名廊参观者的身影会映在玻璃上,与留名廊上的名字、玻璃后面的游泳池叠加在一起。以此纪念这样一个时刻,参观者,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与水立方融为一体。”
北京奥运会之后,“水立方”成为公众水上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据相关统计,国家游泳中心俱乐部的会员已超过5万人,接待游客更是超过两千万人次。这里也曾举办过2014年APEC领导人欢迎宴会,以及“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颁奖典礼等活动,在无数人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郑方认为,“水立方”变身“冰立方”,承担冰壶和轮椅冰壶比赛。它的意义一方面在于赛事场馆的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更是运动员、市民、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华人等群体在此留下美好回忆的情感延续。
“水立方”增加“冰”的功能,建立了可转换的冬季运营新场景,它也将成为世界首座完成“水冰智能转换”的奥运场馆,技术难度可想而知。郑方坦言,“移动冰场”是首次应用于冬奥会的冰壶比赛。
2016年,郑方和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奇勇等人前往瑞士巴塞尔观看世界冰壶锦标赛,这是郑方第一次现场观看冰壶比赛。他们拜访了世界冰壶联合会主席凯特·凯斯尼斯(Kate Caithness)和技术官员。郑方回忆:“虽然当时我们还没有明确的技术方案呈现出来,但是她赞同我们进行尝试。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后续才有更多技术研发和绿色理念得以呈现。”
“可持续”理念需要“智慧大脑”支撑
一个不同于以往冬奥会冰壶比赛场馆的工程,慢慢推进:搭建转换结构和冰场构造层、安装可拆装制冰系统,制冰形成4条标准冰壶赛道……
郑方介绍,把游泳场馆转变成冰壶赛场,在技术上需要面对诸多挑战,具体来说包括:将比赛场地从游泳池变成冰场,还要达到历届冬奥会同等技术标准;游泳池和冰场的温湿度、光环境等有很大区别,需要能够转换调节;冰壶的冰是敏感的,需要被精心“照顾”,所以需要“智慧”场馆控制系统作为支撑。
在环境控制上可调节变得非常重要。郑方以光环境为例:水立方采用的ETFE气枕幕墙为游泳运动创造了明亮、愉悦的自然光环境。但为了避免自然光直射冰面,比赛大厅屋顶空腔的下层气枕表面要覆盖不透光的PVC膜,保证冰上比赛在遮黑模式下进行。比赛大厅的电视转播照明全部更换为LED灯具,以降低对冰面的热辐射。
郑方介绍,“智慧的大脑”将为运动员和观众带来更好的体验。比如,“冰面”以及场馆各处温度可以及时反馈到运行团队,以确保“冰面”呈现给运动员最好的状态。另外,场馆中通过连续的视频捕捉可以分析冰壶的动态、还原曲线,并对冰面的摩擦系数形成数字化反馈。对大量曲线的深度学习可以对冰壶的运行进行某种程度的预测。曲线的还原和预测能够为观众现场观赛、体育展示和电视转播提供丰富的数字化体验。
除了特定比赛之外,设计团队还为未来包括赛时/赛后、大型活动/公众健身、冬/夏季节的可持续利用,预留了多功能、多场景空间。
回忆起整个技术研发和应用过程,郑方感到不同于新建场馆——国家速滑馆,“水立方”变身“冰立方”为奥林匹克场馆建设贡献了“中国方案”,也为未来奥运会场馆建设可持续应用起到了示范作用。
随着北京冬奥会临近,“鸟巢”的主火炬塔将再度被点燃,郑方会在赛时作为场馆基础设施团队的成员服务冰壶、速滑比赛,他也期待运动员的精彩表现。
从熊猫盼盼、熊猫晶晶到熊猫冰墩墩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焰火“足迹”沿着北京的中轴线在国家体育馆“鸟巢”点燃。几十天后,冬奥会圣火主火炬将再次在“鸟巢”燃点。
北京奥运博物馆展览陈列部主任刘秉鸿,社教项目负责人李菁都期待着圣火点燃的时刻,她们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向公众讲述着“双奥之城”可持续发展的故事。
“从夏季奥运会到冬季奥运会,人们对奥运的理解更加深入,参与冬奥运动的热情不断提高。”刘秉鸿说。
“2008年我们提到北京奥运会时,对于‘绿色奥运’的理解更多是体现在空气质量、绿色出行、节能环保、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2022年北京冬奥,我们再谈‘绿色奥运’时,更关注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家园的可持续性,以及对未来生活方式的倡导。”刘秉鸿认为,北京奥运博物馆,奥林匹克公园,以及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变身“冰立方”等,都在向世界讲述着奥运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故事。
2008年,李菁大学毕业时进入北京奥运博物馆筹备工作小组。李菁介绍,在一次社区活动中,北京奥运博物馆带来“三代熊猫吉祥物”的故事就深受小朋友们喜爱。
熊猫盼盼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吉祥物,熊猫晶晶是2008年北京奥运吉祥物,熊猫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李菁表示:“盼盼能够勾起很多家长的回忆,小朋友们也大都见过晶晶,而冰墩墩能让他们直接脱口而出。熊猫形象亲切可爱,非常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文化相结合,讲好中国故事。”
北京奥运博物馆里不仅讲述中国奥运以及冬奥奖牌“零的突破”等历史发展故事,也陈列着许多有代表性的展品。其中一件展品是“1984年萨拉热窝冬奥会和洛杉矶夏奥会联合发行的奥运纪念章”。这件纪念章由美籍华人收藏家招思虹所在的金山之路团队捐赠。
招思虹说:“这是象征和平友谊的奥运纪念章,具有特殊意义。希望我们团队的捐贈举措能够抛砖引玉,感染更多侨胞,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北京冬奧。”
一件件展品的背后,都在讲述着不同人与奥运、与冬奥的故事。北京奥运博物馆正面向海内外广泛征集有价值的奥运实物藏品,与冬奥有关的故事还在不断续写
“冬奥会体现东西方文明互鉴和交融”
在位于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的工作室里,奥林匹克文化推广人侯琨与记者分享着他的奥林匹克故事。
原本学外语专业的他与体育领域并无交集,但因2007年在第13届世界奥林匹克收藏博览会做了一次志愿者,不经意开启了他与奥运的缘分之窗。侯琨上学时就喜欢文化推广,又因专业关系具备语言优势,所以2011年底他决定“走出去”。
10年的奥运之旅,他走遍了举办过冬季、夏季奥运会和青奥会的26个国家的47个城市。因此他还多了一重身份——中国奥运环球行第一人,依靠着对奥运的热爱,他完成了职业生涯的转身。
“比如他们的文化、他们对于奥运的理解和奥运对于不同城市的改变等等,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同时,其实也需要让中国了解世界。”就这样,他一路行一路讲,不知不觉又化身成了奥林匹克文化的宣讲和推广者。
对于此次冬奥会,侯琨心中充满了期待。他也在用自己的行动为之添砖加瓦。作为北京冬奥宣讲团的成员之一,他希望用力所能及的行动将奥林匹克精神中东西方文明互鉴的精髓传递给更多人,让更多人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中来。
“一个城市,既可举办夏季奥运会也可举办冬季奥运会,这是对其基础设施建设和治理能力的重要考验。而且,短短几年中北京再次传承了奥林匹克精神,这也是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助力。”侯琨说。
不仅如此,他还强调,此次冬奥会还将中国春节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做了结合,这也体现了东西方文明互鉴和交融。“如果说,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打开大门让世界了解中国,那么此次北京冬奥会确确实实可以让世界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让更多人了解更加真实和精彩的中国,这对未来中国的发展也很重要。”他充满信心地说到。
场馆建设中有很多“第一次”突破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馆建设已经完成,并经过了赛事活动测试检验。相较于项目建设之初时的忐忑,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规划建设部总体规划处处长桂琳如今更加从容、自信,因为许多涉及场馆建设和运行的“绿色”案例,就摆在眼前。
重新思考城市与历史、人文之间的关系
桂琳在六筒仓办公,让她感受最深的是:“建筑设计师开始重新思考城市与历史、人文之间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渗透在冬奥会筹办、举办的各个环节之中。尊重历史与文化,面向未来。”
从北京奥运会场馆规划设计协调相关工作到北京冬奥组委总体规划处的工作,桂琳近二十年的工作经历中,都与奥运场馆规划设计相关。“那时候我们很想让世界了解我们,也出现了像鸟巢、水立方这样产生轰动效应的建筑,如今我们更加从容、自信,想为世界在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做一些贡献。”
桂琳认为,本届冬奥会有很多“第一次”突破,都可以为未来场馆建设提供可供参考的方案和解决办法。
国家速滑馆选择制冷剂,经历了较长的论证过程。相关专家反复比选较为常用的氟利昂制冷剂、氨制冷剂的安全性和对环境友好程度等,最终选择了最难的一个方案,即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冷方式。据了解,二氧化碳是天然工质,CO2制冰采用天然材质,对环境友好。
“之所以说它难,其实是在2016年左右相关技术还不够成熟,2018年这个技术才有所成熟,但设备生产上还没有先例,更别说应用到冬奥场馆。”桂琳将其比喻为 “保守中前进”,因为方案的确定也是在与中国制冷领域专家研究和探讨过后才迈出的步伐。
“对于各个技术环节人员来说,都没有退路。”桂琳表示,2020年年底,国家速滑馆开始首次制冰,并且得到了国际滑联制冰师的肯定,大家都很欣喜。
国家速滑馆也成为了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的冬奥大道速滑场馆,它也代表着当前冬季运动制冷系统的先进和环保。桂琳坦言:“这项技术的意义不仅在于为一个场馆节约多少能源,减少多少污染,它可能会引领未来冬季运动场馆的方向。”
奥运场馆与工业遗产碰撞的“火花”
五年前,滑雪大跳台选址的时候,桂琳带着国际雪联的几位专家来到首钢调研。“那是初冬的北京,下着雨,面对眼前杂草丛生的荒芜场景,让几位专家很难相信,这里能够发生质的变化。”
桂琳请国际雪联专家相信,几年后首钢园区同样会呈现繁荣的景象。奥运遗产与钢铁工业遗产的“碰撞”,让桂琳感到欣喜。首钢滑雪大跳台作为竞赛场馆,它将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单板滑雪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男子、女子)比赛,同时这也将成为永久性竞赛设施。
对于首钢滑雪大跳台将成为永久性竞赛设施,桂琳表达了观点:一方面首钢滑雪大跳台后期维护成本可控,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冰雪运动赛事和城市文化活动,首钢滑雪大跳台及其附属设施将为园区带来观众与游客,吸引媒体关注,激活产业园区。
根据《建筑学报》刊发的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关于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的综述:首钢滑雪大跳台设计团队为赛道、看台和体育广场保留了可变性,为未来市民城市生活和活动预留了诸多可能性。
同时,设计团队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有建筑风貌前提下,将制氧厂主厂房、冷却泵站和空分塔等工业构筑物转化为满足民用建筑设计规范且能够为奥运服务的建筑,这些改造有效实现每年减少20万吨的CO2排放;在首钢滑雪大跳台及群明湖周边的规划设计中,包含了对土壤修复与水体水质改善的考虑。
“从首钢园区能看到北京这座城市走过的发展足迹,从工业发展到绿色、宜居、人文的理念变化。”桂琳说。
“尊重工业遗址,爱惜一花一树。”桂琳表示,可持续发展、绿色的理念渗透到了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和运行各个环节之中,而太多故事和案例在她心中。“冬奥场馆已经做好准备,等待世界各国运动员的到来。”
文/李晴 图/孙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