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边讯)柬埔寨政府正制定监督和评估框架,以设定工业发展政策关键指标,确保能达致预期目标。
国家财经政策委员会是于12日召开跨部门会议,以针对“《工业发展政策(2015年至2025年)》监督和评估框架”制定工作进行讨论,会议是由副总理兼财经部长翁本莫尼洛主持。
根据财经部发布的新闻通告指出,制定“《工业发展政策(2015年至2025年)》监督和评估框架”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跟进和评估上述重要政策执行进度和表现的方式、负责单位、分析和编制报告。
它指出,为了确保评估表现公平、透明和责任分明,监督和评估框架也包括设立三个层级的关键指标,即策略、领域和运行。
工业发展政策有三大目标
在《柬埔寨工业发展政策》下,柬埔寨制定了三大目标,即工业领域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须于2025年工业达到30%,其中制造业领域须占GDP的20%。
第二个目标则是实现出口商品多元化,即于2025年实现非成衣制造品出口占总出口量的15%,其中加工农产品占总出口量的12%。
而第三个目标则是到了2025年,全国中小型企业注册将达到80%到90%,其中五至七成须拥有适当的会计和资产负债表。
无论如何,根据内阁于8月中审议通过的《柬埔寨工业发展政策(2015年至2025年)》中期检讨报告显示,我国在推动工业发展上,仍面对一定的挑战,部份目标甚至可能无法实现。
其中,我国工业领域占GDP比重于2018年达到32.6%,已提前实现目标,惟制造业领域发展几乎“停滞不前”,占GDP比重由2015年的16%,仅增至2018年的16.3%,显示制造业领域进展缓慢。
在实现多元化出口商品目标上,成衣和鞋类产品占总出口量比重正逐年下降,由2015年的71.6%,降至2018年的69.2%,这也推动非成衣制造品出口占比重于2018年达到13.3%,与目标(15%)相距不远;然而,农产品出口比重,则由2015年的5.9%,增至2018年的7%,要实现目标(12%)可能不易。
在推动中小型企业注册和拥有会计记录上,2018年小型和中型企业注册率分别为76%和87%,而2010年仅分别为37%和72%;而2018年拥有资产负债表的小型和中型企业已分别达到28%和87%,而2010年仅分别有4%和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