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 time gif
Banner app copy
Cc times web banner cn (2)

3.2万人就业,西港特区为柬埔寨民众铺就幸福路

国内
记者:
嘉豪
2025年5月13日 09:27

(西哈努克讯)每天上下班时分,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内的主干道洪森大道上车水马龙,人潮涌动,甚为壮观。3.2万名员工在这里用勤劳的双手编织梦想,用沉稳的步伐收获稳稳的幸福。

“听说特区有工作机会,我就报了名。工厂提供培训,我学会了缝纫。现在不仅有了一技之长,而且每月还能获得稳定的收入。”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内员工宋西努是周边村庄布腾村的居民,已经在区内的一家制衣厂工作11年。到工厂上班前,她家主要靠种菜、种稻米勉强维持温饱,丈夫虽然是一名建筑工人,但收入极不稳定,日子过得非常拮据。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的开发建设,不仅让她摆脱了“脚踩泥地、背朝烈日”的日子,而且也间接增加了她丈夫的收入。特区发展起来后,带动了周边村庄的蓬勃发展,村里建新房的人越来越多,宋西努丈夫的建筑本领也派上了用场。在夫妻两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实现了曾经的愿望,不仅买了摩托车,而且也把家里过去老旧的木板房改建成了坚固的砖瓦房,提及这些变化,宋西努成就感满满。

“我们这儿原来大部分人都是农民,靠种田、捕鱼为生。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建起来后,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如今,我们默德朗分区有80%的居民都在特区上班。”布腾村所属的默德朗分区区长弥占高兴地说道。而令他振奋的是,随着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的发展,默德朗分区的整体面貌也是焕然一新。

“以前村里只有几户条件好一点的人家用得起蓄电池供电,其余普通家庭和我们家都是靠着蜡烛和煤油灯照明。”宋西努感慨道。如今的布腾村基础设施完善,家家户户安装了水管通了自来水,电线接入了每个家庭,村里的泥巴路也变身成了水泥路,村民们的生活愈加便利。

走进如今的布腾村,村庄商铺鳞次栉比,医药店、手机店、奶茶店、服装店、理发店、洗车店,所有村民需要的生活服务样样具备,俨然已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区。摩托车、汽车往来穿梭,一幢幢彩色的砖瓦楼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这里,活力和希望洋溢在每个人的笑脸上。

幸福是什么?对当地民众而言,幸福就是旧貌换新颜的家宅变化,是一次次梦想成真,笑颜绽放的喜悦与满足。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在“八方共赢”的发展理念下,始终以发展促民生改善,以实际行动为当地民众铺就了一条通往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成为了大家勤劳致富的“金饭碗”。


广告
Cc time w 1500 x h 600 px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