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1745552589)
(金边讯)沉睡千年的神祇苏醒,梅奔寺青铜毗湿奴卧像亮相巴黎。
一尊跨越千年的神祇,终于在现代科技与跨国合作的努力下,缓缓“苏醒”于光影之中。这尊来自柬埔寨高棉时期吴哥西部梅奔寺的毗湿奴卧像,在法国南特省古董实验室完成修复后,将于4月30日正式亮相巴黎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这尊佛像并非凡品,被认为是印度教神祇毗湿奴的罕见大型铜像之一。佛像呈右卧姿,拥有四只手臂,通体原长超过五米,气势恢宏。据专家考证,其可能由高棉国王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于11世纪下令铸造,安置于吴哥地区最重要庙宇之一——梅奔寺之中,象征神明的庇佑与王权的荣耀。
毗湿奴卧像的出土过程堪称传奇。1936年,法国文物专家莫里斯·格莱兹带队发掘梅奔寺,在西塔中心的石坑中发现了这尊毗湿奴像——当时它被砸成数十块,连同其他雕像碎片一同掩埋于地底,仿佛经历了一场刻意的隐秘埋藏。《吴哥窟的秘密(二)》一书中更记载,一位村民曾梦见毗湿奴托梦:“快将我挖出,我快要窒息了。”梦境与现实交织,信仰与考古碰撞,使得这尊毗湿奴像的重见天日更添一层宿命意味。
自1950年代起,该像上半身便在柬埔寨国家博物馆展出,其余40余块碎片则静静尘封于馆藏仓库。近年来,法国博物馆研究与修复中心(C2RMF)与柬方联合启动一项意义重大的修复与重构项目。项目不仅采用科学方法分析佛像的合金成分与工艺,还借助3D图像技术,力图将这尊“沉睡千年”的神祇重新拼接复原,使其以近乎完整之姿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jpg?1745552706)
柬埔寨文化艺术部部长彭萨格娜表示,该项目不仅是对古老文物的复原,更是对高棉文明金属工艺的致敬。“这项研究成果将广泛发表,以与世界分享千年前人类精湛的金属加工技艺。”她强调,这不仅是文化遗产的回归,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
在东南亚文明圣殿吴哥遗址群中,那些为人所熟知的砂岩神庙背后,实则隐藏着更为璀璨的王朝密码——以金、银、鎏金青铜铸造的神像体系,曾如星辰般点缀庙宇。这些由铜锡秘方炼成的尊贵合金,在高棉匠人手中被升华为神圣器物,成为神权与王权的连接象征,展现了当时君主对印度教与佛教的虔诚信仰。冶金术自此被视为神圣技艺,金铜铸造传统也随之在乌栋乃至当今王朝中代代相传。
这尊毗湿奴卧像及其他126尊来自柬埔寨国家博物馆的珍贵青铜雕塑,将在巴黎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展出,展期持续至今年9月份。展览将以跨学科视角,解构金铜艺术中的政治隐喻、技术密码与文化基因,重现东南亚文明圣殿中那永恒闪耀的金色神谕。
对公众而言,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段历史的现场——一位沉睡千年的神祇,正静静诉说着高棉帝国昔日的辉煌。
千年之后,我们终与神明重逢。
.jpg?1745552832)
.jpg?1745552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