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边讯)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对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之际,《柬中时报》专访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金平博士,就此访的重要意义、柬中关系发展成果、未来合作重点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金平博士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访问不仅具有重要的外交、政治和经济象征意义,更将为柬中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体现出柬中“铁杆友谊”的坚韧与深厚。
金平博士指出,国家元首的国事访问,是一国对另一国最高层级的政治外交接触。此次习近平主席时隔近十年再次以中国国家主席身份访柬,无论从外交礼仪、战略意涵,还是现实成效来看,都具有深远意义。
“第一,在外交层面,此次访问是柬中双边关系的顶层设计体现,标志着两国外交互动进入新阶段。高层互访的密度和质量,决定着两国关系的走向与深度。”
“第二,在政治层面,这一访问向国际社会释放清晰信号,驳斥所谓‘柬中关系降温’的不实言论,证明柬中政治互信基础稳固,双边关系始终处于积极向好轨道。”
“第三,在战略层面,习近平主席此访充分体现中方对柬埔寨的高度重视,也说明柬埔寨奉行的外交多元化战略并不影响与中国的密切合作。柬中友谊不是短期权宜之计,而是历经考验、持续深化的战略伙伴关系。”
“第四,在经济层面,此类高层访问通常伴随着大项目、大投资和大合作协议的签署,将直接推动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能源、金融等多个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为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回顾2016年习近平主席首次对柬埔寨的国事访问,金平博士强调,正是自那次访问以来,柬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驶入快车道,结出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过去近十年,中方不仅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给予柬埔寨巨大支持,还在抗疫、教育、农业、卫生、减贫等社会民生领域提供了大量援助,充分展现大国担当与责任。”
金平博士指出,截至目前,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柬埔寨最大贸易伙伴、最大投资来源国和最大援助国地位。例如,金边至西哈努克港高速公路、暹粒新国际机场、在建的德崇国际机场等重点项目,已成为柬埔寨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此外,中国还援建多个水电站、港口及输变电设施,为柬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打下坚实基础。
“可以说,柬埔寨的发展之路上,处处可见‘中国印记’。这种双边合作的全面性和深度,在柬埔寨对外关系史上前所未有,堪称发展中国家之间合作的典范。”
谈及两国关系发展阶段性成果,金平博士特别提及柬中在机制建设方面的持续推进与不断深化:2006年,柬中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0年,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9年,签署《构建中柬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2021年,柬中自贸协定签署,2022年正式生效;2023年,双方达成“钻石六边”合作架构协议,内容涵盖政治、安全、经济、人文、农业与蓝色经济等多个领域。
“这一系列制度化安排,不仅提升了两国关系的韧性和稳定性,也为今后的合作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
对于此次访问可能聚焦的合作方向,金平博士指出,预计柬中双方将围绕三大领域深入探讨:
一是深化双边政治互信,巩固命运共同体建设成果。中方长期以来坚定支持柬埔寨的独立自主和发展道路,柬方也始终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双方在国际事务中高度协同,展现出牢固的战略互信;二是强化经贸投资合作,推动柬中双边贸易高质量发展。
金平博士指出:“我们高度期待中方能够明确表达对‘德崇扶南运河项目’的支持,这是提升柬埔寨国家战略自主能力的关键工程,中国的参与将具有重要政治与经济意义。”
此外,他还希望中国能进一步扩大对柬农业产品的进口规模,降低中转成本,让更多柬埔寨本地优质农产品直接进入中国市场。
三是加强地区与全球事务协作。金平博士强调,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地区安全形势也不容忽视。包括中东局势、俄乌冲突、缅甸地震等问题,均需国际社会共同应对。
“自然灾害、冲突与危机不分国界,唯有通过多边机制与全球合作,特别是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框架下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全球性挑战。”
对于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金平博士表达了柬埔寨社会各界的殷切期待:“我们最希望的是,习近平主席的到访能够进一步增强中国企业和投资者对柬埔寨的信心,扩大投资规模,并通过深化合作提升柬埔寨的产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疫情前中国是柬埔寨最大客源国,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访问,能够吸引更多中国游客重新走进吴哥古迹、海滨城市和各地文化景点,恢复两国人民之间的直接联系与感情纽带。”他特别提到人文交流方面的希冀。
他回忆道:“2020年疫情暴发初期,(时任总理)洪森在关键时刻访问中国,展现了柬中关系的深厚情谊。许多中国朋友曾表示:‘疫情结束后,我们一定去柬埔寨旅游。’如今疫情已过,我们真诚欢迎中国兄弟姐妹再度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