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边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对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之际,《柬中时报》专访柬埔寨皇家科学院秘书长、柬埔寨地缘政治专家杨博博士,围绕“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作用”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杨博博士表示,中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等多方面持续发挥建设性作用,秉持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理念,在全球秩序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中赢得了广泛的信任与支持。
杨博博士指出,与一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惯常动用军事手段不同,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和平、灵活、温和的方式参与全球治理,并努力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中国不走殖民主义老路,不以武力干涉别国内政,而是通过对话、贸易和发展援助来构建伙伴关系,这是中国模式区别于西方霸权的重要体现。”
他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范例,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国以基础设施投资、能力建设、贸易合作等方式,与多国建立了稳固的合作纽带,助力其实现经济振兴。
从经济角度看,杨博博士强调,中国是当前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在全球复苏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如今,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忽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从传统贸易到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技术推动者。”
他举例说,华为十余年前在电信技术上的崛起,让美国深感意外,而近年来迅速风靡全球的TikTok更是超出西方国家的预期。即使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的DeepSeek等技术也展现出高效率与低能耗的优势,令美国重新审视其领先地位。
“这些趋势表明,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电动汽车、机械设备等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且已经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在柬埔寨和其他国家的市场中,中国制造品的普及,特别是电动汽车、智能设备、消费电子等,也反映出中国在国际贸易版图中的份量正在不断扩大。
在谈及中国的全球战略布局时,杨博博士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推进和平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与美国常以军事方式干预国际事务不同,中国选择通过经济合作方式连接世界,特别是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基础设施短板。
“正如前总理洪森所说:‘有路,就有希望。’这句朴实的话道出了基础设施对国家发展的根本意义。”
他表示,中国通过建设公路、铁路、港口、电站等重大工程项目,推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互联互通,为相关国家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许多原本在地理或资源方面存在劣势的国家,正因为中国的参与而重拾发展信心。
“从金边-西港高速公路,到中老铁路、中缅经济走廊,这些项目不仅提升了运输能力,更促进了跨境产业合作,使‘一带一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和平发展通道。”
在军事安全层面,杨博博士认为,中国对外军事合作强调非干涉内政、注重能力建设,这种方式有别于西方国家的干预式军事援助。他以中柬军事合作为例指出,中国通过培训、技术支持和人道主义协助,帮助柬方提升国防建设能力。
“例如在云壤海军基地的援建项目中,西方部分媒体曾误读为中国对该港口的控制。但事实上,这只是中国协助柬方进行设施能力建设的合作内容,并不涉及控制权问题。”
中国这种以合作代替干涉、以援助代替支配的军事合作模式,正日益被更多国家接受和理解。
谈及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时,杨博博士指出,东盟对中国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关键维度:地缘政治与经济潜力。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东盟地处亚太要冲,是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枢纽地带。杨博博士强调,东盟自成立以来,一直奉行“协商一致”“不干涉内政”的核心原则,这使得中国与柬埔寨的密切合作对于影响东盟整体立场具有战略意义。
“如果中国与柬埔寨保持良好关系,在东盟内部的共识机制下,某些不利于中国的提案就难以通过,这在国际政治谈判中至关重要。”
从经济维度看,东盟拥有超过6亿人口,是一个快速增长的消费与生产市场。杨博博士表示: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与东盟进行多重互联互通建设,如中老铁路、中缅走廊等项目,正逐步打通通往东南亚的陆海通道,使东盟成为中国联通全球的重要经济支点。”
他补充道,东盟本身也拥有广泛的国际合作网络,与中国建立良好关系,意味着中国可借此间接拓展与印度、俄罗斯、美国等多边伙伴的合作空间。
杨博博士强调,柬埔寨始终坚持独立、中立、和平、合作的外交政策。《柬埔寨宪法》第53条明确规定,柬埔寨不加入任何军事联盟。这一立场确保柬埔寨能在大国竞争格局中保持灵活,最大程度为国家争取战略利益。
“我们欢迎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援助与合作,只要符合国际法与国家利益。柬埔寨不会选边站队,而是致力于将大国博弈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地缘战略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