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1687601176)
(金边讯)柬华理事总会和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今日在金边举行座谈会,就柬埔寨华文教材编写事宜进行商议。
柬华理事总会常务副会长兼文教处处长郑棉发勋爵介绍,柬埔寨华校一至六年级小学采用教材是2012年由柬华理事总会教材组编写。
郑棉发处长坦言:“大家认为有点过时了,有的华校也改用其他版本的教材。”
他说,柬埔寨华校中学课本是由暨南大学于2016年编写,内容获得各个学校的认可。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党委书记谢煊特地率领专家团访问柬埔寨,与柬华理事总会商讨,帮助柬埔寨编写华文教材,令郑棉发处长感到非常欣慰。
“今天,谢书记和暨大各位老师为柬埔寨华校编写出更高质量的教材而亲自来调研,令我们十分感动。我谨代表柬华理事总会及全体华校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
郑棉发处长相信通过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的努力,以及柬华理事总会的配合,在不久的未来将获得更好和更适合柬埔寨华文教育的新版教材。
郑棉发处长介绍,柬华理事总会是柬埔寨华社百余年发展历史的延续,是在柬埔寨努力结束战争、推动和平进程的关键时期,于1990年12月26日正式成立的,其意义是柬埔寨政府恢复华人的文化习俗活动,恢复华文教育,鼓励华人经商及招商引资,参与国家的重建,发展经济,促进柬中友好。
他说,30余年来,柬华理事总会在推动华校复课、恢复华人传统习俗、促进工商交流、扶助华社弱势群体等各项事务均取得显著的成绩。目前,由华人华侨筹资力量兴办的社团华校有56所正在运营,本地老师1260人,学生约5万人,分布在全柬20多省。
“可以这么说,40岁左右的许多年轻人,能够识中文讲华语,也是我们在恢复华文教育上取得的一点成绩。”郑棉发处长说。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党委书记谢煊充分肯定和赞赏柬华理事总会在促进华文教育和弘扬中华文化所作出的积极贡献。
“柬埔寨华文教育中断20年,大家是空手发展华文教育事业,现在取得的成就令我们感到十分佩服。”
在座谈会上,与会的柬华理事总会领导、金边华校代表与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的专家们,围绕柬埔寨华文教材编写事宜进行深入交谈和交换意见。
.jpg?1687601208)
.jpg?1687601230)
.jpg?168760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