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 time gif
Banner app copy
Yearend1200x200

柬埔寨主持人解读中国减贫政策:“精准扶贫包含着对不同民族、个体的耐心与尊重”

国内
记者:
柬中时报
2021年7月05日 19:13
柬埔寨主持人在广西环江拍摄毛南族脱贫故事。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前进的路上,中国仍有诸多困难需要克服。其中,让农村人口脱贫,过上更好的日子,一直是中国政府的工作重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如何?中国是否找到了合适解决办法?答案就在由柬埔寨国家电视台、中国广西广播电视台、老挝国家电视台和泰国国家电视台联合制播的3集纪录片《家在青山绿水间-更好的日子》。该片以柬埔寨、老挝和泰国三国主持人分别深入中国腹地,每人选择两个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用脚步丈量中国大地,同时用自己的眼睛捕捉中国农村扶贫减贫的成果与经验。

柬埔寨国家电视台主频道将于7月8日、12日和15日17:30播出该片。

柬埔寨主持人世龙耗时一个月,在中国进行了一次从山区到都市的“跨越式”旅行。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世龙对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如何脱贫充满了兴趣。

广西环江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在这里,世龙拜访了毛南族致富带头人谭美春。2015年起,谭美春开始种植橘子。经过几年努力,她的年收入不断增加,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家里还购置了小汽车,一家人都过上了好日子。在她带动下,村民们也加入橘子种植队伍,顺利脱贫。如此励志的故事,让世龙感到女性奋斗的艰辛与不易。谭美春与村民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写信汇报全村脱贫成果的举动,更让世龙当即问出一个大家都好奇的问题:“你们给国家领导人写信,他会回复吗?”“他还做了批示!”谭美春对此充满了自豪。尽管为拍摄做了不少功课,当接触到真切的人给予真切的回答时,世龙仍感触颇深:“有着14亿人口、和56个民族的中国,每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完全不同,使扶贫工作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不管怎样,只要自愿改变,生活就会越来越好。”

毛南族在中国人口里占比并不算多,但各民族人口无论多少,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是中国的一员。精准扶贫的“精准”就在于“一个都不能少”。壮族女性覃素鲜是当地的另一位致富带头人。她带着世龙体验香猪养殖。从这些看似普通的劳动里,世龙发现传统农业与现代产业经验相结合,“公司+农户”的模式让农民脱贫致富,让农业和农村焕发勃勃生机。

在人均GDP近2万美元的中国东部城市——广东省佛山市,世龙感受到了中国东西部扶贫协作所释放的巨大能量,由佛山帮扶四川省的大凉山地区,以“佛凉模式”助力凉山脱贫,推行“粤菜师傅工程”。居住在四川省大凉山地区的彝族,受限于山区的自然条件,长期以来处于贫困状态。在精准扶贫政策推动下,彝族青年纷纷走出大山,来到千里之外的佛山学习粤菜烹饪技能。不少人学成后成为酒店厨师或者自己开了餐厅,“一人学厨,全家脱贫”。

在世龙眼里,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多元、地区发展水平不同,精准扶贫实施起来绝非易事。在广西环江、广东佛山实地调研后,他得出一个结论:“精准扶贫始终对不同民族、个体予以耐心和尊重,摆脱贫困不是一句口号,大家共同努力像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互相帮助,每个贫困地区的人们,都会过上更好的日子。”

《家在青山绿水间-更好的日子》充分展现了中国领导人为百姓摆脱贫困做出的种种努力。片子真实呈现了困难群众的脱贫渴望与扶贫人员的无私奉献,让人身临其境地体会扶贫的不易和脱贫的幸福。七百年前,中国人周达观撰写的《真腊风土记》让后世对古代柬埔寨充满怀想。七百年后,柬埔寨国家电视台承担起“周达观”的角色,以镜头作为书写历史的笔,与中国广西广播电视台一起联合共同制作了包括《家在青山绿水间——信任如树》《一个医院的战疫》《家在青山绿水间——更好的日子》等多部纪录片,它们仿佛可视化的史书,真实述说柬中友好情谊,也极大促进了柬中人民的相知互信,也为柬埔寨的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 

泰国主持人走进闽宁镇。
老挝主持人与十八洞村民畅谈。
阿迪萨在龙脊梯田。
广东佛山顺德厨师学院的老师向来自大凉山的学生传授粤菜技艺。
《更好的日子》英文海报。


广告
Cc time w 1500 x h 600 px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