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边讯)在新冠肺炎疫情未爆发前,柬埔寨有将近200万人移民到国外打工,每年汇回国内的款项高达10亿美元。
对许多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柬埔寨农民而言,出国谋生是唯一的“生路”,因为在家乡很难找到一份固定工资的工作机会。
根据劳工部报告,2019年柬埔寨通过合法途径出国打工的移民工人数为5万6698人,其中85%是到邻国泰国打工,其次为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和沙地阿拉伯。
惟以偷渡方式到国外的劳工人数,相信是合法出国的劳工人数的10倍以上,他们主要是非法越境到泰国打“黑工”。
然而,疫情对上百万名在泰国的合法或非法柬移民工,带来前所无有的巨大冲击。由于疫情导致泰国经济陷入衰退,许多工厂和企业也被迫关闭和裁员,大量柬移民工因而失业和决定回国。
根据国际移民组织(IOM)与联合国人口基金局(UNFPA)展开的联合调查指出,自今年3月以来,已有超过12万名柬埔寨移民工返回柬埔寨。
移民工对柬埔寨农村经济的影响层面十分广泛。柬埔寨10个家庭中,便有3个家庭成员出国打工。在疫情发生后,上述3个家庭中,其中1个在国外的亲人回国,另两个则继续留在国外。
选择留在泰国的移民工,也因当地经济衰退而影响收入,以致汇回家乡的款项,由平均每月50美元,下降至30美元。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返乡的移民工中,将近三成家庭没有任何收入,随时陷入“断炊”困境;另外,将近六成家庭则依赖其他继续在国外工作的亲人汇钱过活,惟因汇款已显著减少而同样陷入生活困境。
除了失去工作而导致收入中断外,返乡的移民工还须面对偿还债务的经济重担。根据调查,将近六成的返乡移民工向金融机构或私人高利贷借贷,平均每人背负1500美元债务,每月须偿还的贷款为96美元。
返乡移民工的遭遇,也影响了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许多人因经济困难而挨饿,其子女也无法获得有营养的食物。
.jpg?1610334621)
失业率仅0.3% 柬埔寨达致“全民就业”
按照国际劳工组织(ILO)标准,柬埔寨是一个“全民就业”的国家,2019年失业率仅0.3%。这也意味着,在全国1000万名适龄劳动人口中,99.7%就业。
为何柬埔寨仍有将近200万人口移民到国外谋生,且估计人数将会逐年增加?
不同的失业定义,将会出现不同的失业率。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失业人口是指年满15岁的劳动人口,并同时符合以下三项条件者:
--没有工作,即在一周内没有工作超过1个小时。
--随时可以工作。
--正在寻找工作或已经找到工作正在等待结果。
国际劳工组织表示,虽然柬埔寨高就业率,惟超过一半(51%)的工作属于“不固定”工作,即没有领取固定工资或是当家庭帮手,如帮忙家里农活。
许多人可能一周只是工作数个小时,例如在路边做些小生意;也有许多人则身兼多职,白天当摩托车夫,晚上当守卫。
目前,柬埔寨七成人口是在乡下生活,超过一半的工作是来自农业领域,其余则主要是来自成衣和制鞋业(约80万工人)、旅游业(60万人)和建筑业(20万人)。
由于在国内缺乏固定的工作机会,迫使许多农村青年决定到邻国泰国务工,且大多数是选择非法越境打工。

由于在国内缺乏固定的工作机会,迫使许多农村青年决定到邻国泰国务工。(图:IOM)
移民工在泰国当苦劳 缺乏法律和社会保护
泰国经济遭受疫情重创,当地工厂和企业也大量裁员,外来移民工首当其冲。
在疫情发生前,泰国估计聘用了约260万名外国劳工,主要是来自缅甸、柬埔寨和老挝。
而外劳在泰国多是从事当地人不愿干的所谓“3D”苦活,即艰难(Difficult)、危险(Dangerous)和肮脏(Dirty)。
根据移民工组织调查,由于泰国政府不愿提供社会保护,加上当地雇主态度恶劣,许多在泰国的移民工面对压力和精神问题。
来自柬埔寨的文占妮(31岁),原本与丈夫在泰国南部宋卡府海鲜加工厂打工,惟上个月刚被泰国雇主裁退,目前正陷入生活困境。
除了需要支付日常生活费用,如房租和伙食费外,文占妮夫妇还必须每月汇钱回柬埔寨,供养在家乡的年迈母亲和自己的4个子女。
“我和丈夫省吃俭用,还是可以勉强过活,但我们还得汇钱回家乡,不然母亲和4个孩子就要‘断炊’了。“
为了继续汇钱扶养家人,文占妮被迫四处借钱,如今已是债台高筑。
“我们日夜祈祷,疫情能够很快结束,我们也可以重新找到一份工作。”
在泰国工作已有6年的涅达(44岁)表示,和他在泰国生活的太太和女儿(19岁)已失业,如今整个家庭经济重担已落在他一个人身上。
尽管如此,涅达和妻女仍坚持继续留在泰国,希望可以找到新的工作机会。
“我们一无所长,在柬埔寨很难找到工作,”他告诉泰国媒体,“这里(泰国)的工作机会更多。”
关注移民工处境的泰国非政府组织发现,来自柬埔寨的移民工,最担心的是工作不稳定,而疫情已加剧他们的忧虑。
它称,许多失业的柬劳工,在没有任何收入的情况下,才被迫返回柬埔寨,惟往往是找不到工作而赋闲家中。
